但阵列波导的辐射方向性问题受到阵列单元激励的相位和幅度影响较大。为了得到
的方向性增益必须合理调整各阵列单元的激励相位和幅度大小,单纯靠人工调整工作量非常
大,且效果不一定很好。 O针对阵列天线的这种问题在 5.0 版本开发新功能, 能根据
2D 电磁场强度,找到辐射方向性增益,然后确定各阵列单元激励相位和幅度,快速完
成设计。
理论开环和闭环阻抗-孔径调谐器电路。理想的开关分支分配是
RF1-RF3 用于频段 1 的自由空间/手/头部配置,RF4-RF6 用于 北斗 B1-2。
对相同的拓扑进行优化,但在输入端使用固定的并联电容,结果是开环和闭环孔径调谐器电路的性能与参考水平相比仅降低 0.1
dB。
通过仅考虑开环孔径调谐来实现强力简化,使得手机不再能够适应环境而只能适应频带,我们发现该电路可能出乎意料地具有与开环和闭环孔径调谐器组合一样好的性能。这意味着对于这个特定的例子,考虑闭环技术没有任何好处。接下来向更现实的解决方案迈进,考虑开环孔径调谐器架构中采用无源供应商库组件而不是理想组件(仍然带理想开关),性能进一步降低
0.3 dB。
1.1.1 元件功率过载评估
1. 软件内建的实际LC模型含有峰值电压或电流参数,用于元件功率过载评估。
2. 提供激励输入窗口,根据PA实际输出进行激励幅度设置。
3. 评估后,给出匹配网络中各个LC元件峰值功率曲线图。
4. 评估后,对功率过载元件红色高亮提示。
1.1.2 隔离度评估及有源反射系数优化
1. 导入多天线或相控阵天线的SnP文件数据,初步观察天线单元间隔离度。
2. 软件能进行各天线单元后台初步匹配,快速评估差隔离度情况。
3. 进行各天线单元端口匹配优化。
4. 通过有源反射系数分析隔离度好坏,对优化的匹配网络,观察Smith chart,选择有源反射系数对应的匹配网络。
1.1.3 阵列激励矢量优化
1. 软件能快速评估阵列单元激励矢量受隔离度影响结果。
2. 软件能快速评估激励矢量受阵列单元匹配网络差异影响。
3. 对于简单阵列可以通过手动设置窗口,完成激励矢量微调,满足终波束成型目标值。
4. 对于大型相控阵天线,能根据波束成型期望结果,自动优化阵列单元激励矢量。